18歲的全紅嬋近期因一組廣州圖書館的宣傳視頻再度引發(fā)關注。鏡頭里,她留著利落短發(fā),身著藍色上衣,身形嬌小挺拔,與此前網傳“發(fā)?!钡哪:跋衽腥魞扇?。這組畫面不僅讓“全紅嬋變瘦了”的話題登上熱議榜,更有力回應了此前關于她“狀態(tài)下滑、即將退役”的猜測——廣州市跳水隊總教練早已明確表示,這位奧運三金得主正全力備戰(zhàn)全運會,學業(yè)與賽場雙線并行。
外界對全紅嬋身材的過度關注,實則源于跳水運動對身體控制的嚴苛要求。進入發(fā)育期后,她曾因傷病短暫退賽,隨即出現“改練舉重”“巔峰已過”等聲音。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這份擔憂低估了她的自律。啟蒙教練曾透露,為維持“水花消失術”的精準度,全紅嬋每天稱重十余次,觀察單位精確到克,而非常規(guī)的公斤。在暨南大學的入學儀式上,她在人群中依舊身形輕盈,進一步印證了網傳“發(fā)福”不過是角度偏差或刻意抹黑。正如教練郭藝所言,這個看似靦腆的姑娘,對訓練有著近乎執(zhí)拗的專注,目標從未因流言動搖。
全紅嬋的這份堅韌,離不開家庭的滋養(yǎng),尤其是父親全文茂的言傳身教。這位廣東農戶的“大格局”,在諸多細節(jié)中盡顯。臺風天見路邊國旗被刮倒,他當即停車冒雨撿拾,這一幕被網友抓拍后,收獲無數點贊——在他看來,護旗是普通人最樸素的家國情懷。面對女兒帶來的名氣,他始終保持清醒:“大家關注我是因為紅嬋,但我不能靠她,得自己闖?!?這份不依附光環(huán)的清醒,讓他從未利用女兒的名氣謀利,反而謹言慎行生怕拖累孩子。
更難得的是全文茂的待人智慧。當外界熱衷于將全紅嬋與陳芋汐塑造成“競爭對手”時,他在采訪中坦然稱贊兩人“像親姐妹”,真心期盼她們共同進步。這份不護短的胸襟,與他待人接物的樸實一脈相承:中秋時節(jié),他會將自家種的百香果、柚子分給鄉(xiāng)親;面對慕名而來的游客,連續(xù)兩年送上自制月餅,感謝大家的支持。這份發(fā)達后不忘本的善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全紅嬋。
如今的全紅嬋,早已不止是賽場上的冠軍。在香港,她因廣東同鄉(xiāng)的親切感、“為母治病”的孝心以及毫無明星架子的真誠,收獲了當地民眾的格外偏愛——港媒會細致捕捉她打哈欠的可愛瞬間,司機師傅稱她“國寶”時,她只輕聲回應“我們都一樣”。在業(yè)內,“跳水皇后”郭晶晶更是對她青睞有加,直言羨慕她一場比賽跳出三個滿分,頒獎禮上主動合影、為她擦鼻涕的舉動,詮釋了體育精神的薪火相傳。
從東京奧運橫空出世的14歲少女,到如今直面成長與傷病考驗的18歲小將,全紅嬋的故事從未局限于金牌。她的自律擊退了質疑,父親的家風滋養(yǎng)了她的品格,而來自前輩與公眾的喜愛,則成了她前行的底氣。正如她在備戰(zhàn)全運會的訓練場上展現的那樣,這份堅守與純粹,遠比流言更有力量。
最新資訊
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