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俱樂部》進校園 黃曉明引用加繆名言闡述焦慮化解之法
10月14日,電影《陽光俱樂部》全國路演首站在清華大學舉辦,導演魏書鈞,主演黃曉明、祖峰、賈樟柯,總制片人王才濤走進校園,映后與同學們交流,現(xiàn)場氛圍熱烈,互動不斷。
主創(chuàng)團隊暢談角色感悟 在荒誕世界中看到西西弗斯的幸福
映后現(xiàn)場,主創(chuàng)團隊與學子們進行了關于電影的深度對話,黃曉明作為電影的第一出品人,對本片也傾注了諸多思考和努力。他前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也主動接觸了智力障礙群體的生活,與他們成為朋友。他了解到,很多智障患者智力停留在孩童階段,像孩子一樣愛吃甜品,甚至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等并發(fā)癥,便為了能更好地還原吳優(yōu)的狀態(tài)而特意為角色增重,呈現(xiàn)出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吳優(yōu)”。他向同學們分享自己如何透過主角“吳優(yōu)”的視角,重新審視世界,他引用加繆的名言,“應當認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他認為吳優(yōu)這一角色承載著一種現(xiàn)代隱喻、一種關于生命的鈍感力,就和西西弗斯一樣,只要西西弗斯本身認為他的行為是有意義的,他的行為便能夠有意義。他說“快不快樂這件事其實是我們主觀決定的,不受任何外部規(guī)定的影響,所以如果我們視作一切發(fā)生的事情是快樂的,我們就是快樂的。”當話題轉(zhuǎn)向祖峰所飾演的哥哥“吳迪”時,主持人問道,為何他會有從“找神醫(yī)”到“找神雞”的改變,祖峰認為,影片中的哥哥“吳迪”更尋常、更像普通的我們,他面對現(xiàn)實的困境無力與之抗衡,只能尋找新的心靈寄托。最驚喜的是“演員賈樟柯”,他在其他電影中幾乎都是客串角色,本次一改往常在本片飾演了蔡博士這一十分關鍵的人物,這也是他出演時間最長的一個角色,足以說明他對本片劇本、導演的認可和重視。對于這個角色,他很珍惜,同時他也笑稱這是自己第一次演“高學歷”的角色。
黃曉明現(xiàn)場回應絲瓜湯梗 主創(chuàng)團隊熱聊家庭關系
制片人王才濤分享了電影里“母親”這一角色的獨特構思,他特別強調(diào)這位母親在劇本當中就是一個對生活有追求的女性,她身上有天真的特質(zhì),王才濤說:“我希望她是一個明珠一樣的、透明的、閃耀的角色。”片中吳優(yōu)一家的氛圍打動了不少觀眾,也是一種非典型的“東亞家庭”,對此,主持人和黃曉明提到了最近網(wǎng)絡熱議的“絲瓜湯”梗,黃曉明對同學解釋道,“絲瓜湯”雖然也是一種愛,但這種愛是一種令人窒息的愛,不過他認為這是時代環(huán)境造就的。電影想要傳達的主題是告訴大家要像媽媽一樣勇敢追求愛情和自己想要的生活,陽光地對待每一天和每一個人。而現(xiàn)場也有觀眾把這部電影比喻為“中國版《阿甘正傳》”,用輕盈浪漫的筆觸,講述了一個用樂觀積極的精神勝利法抵抗生活困局的故事。
主創(chuàng)團隊回應同學問題 呼吁大家“Don’t Worry,be Happy!”
話筒遞交給清華學生后,有同學聊到自己的備考經(jīng)歷,詢問黃曉明如何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對此,黃曉明大方分享“鬧太套”梗——面對這些非議,他也曾一度焦慮,但最后還是及時調(diào)整了自己的心態(tài),坦然面對這些聲音。他認為能解決焦慮和壓力的只有自己,只要自己向往善良、向往愛、向往陽光,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F(xiàn)場同學從吳優(yōu)身上汲取了幸福養(yǎng)料,認為吳優(yōu)之所以能和西西弗斯一樣,全然地接受命運的“石頭”,是因為他將照顧母親視為自己存在的目的,把執(zhí)行“陽光療法”的每一個步驟都當作一次充滿希望的推動。而賈樟柯則套用片中蔡博士的名言鼓勵觀眾:“不要讓昨天的陰霾,籠罩今天的陽光,明天怎么樣,沒人能決定,impossible is nothing,today is your day!”——幾乎重現(xiàn)了片中的名場面,引發(fā)了同學們的陣陣笑聲。主創(chuàng)團隊也由此呼吁同學們保持陽光的心態(tài),從簡單純粹的視角看待世界,像蔡博士和吳優(yōu)一樣“Don’t Worry, be Happy!”
電影《陽光俱樂部》將于10月25日正式上映,天氣漸冷,不妨一起走進影院,加入陽光俱樂部,感受來自銀幕的陽光和治愈!
責任編輯:韓璐(EN053)評論
- 評論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