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鑼劇場閃耀登場《“謎”人的三星堆》
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原創(chuàng)兒童劇《“謎”人的三星堆》近日在南鑼劇場上演,古蜀文明走出博物館,吸引了不少家長和小觀眾走進劇場。《“謎”人的三星堆》是北京兒藝繼《甲骨文學?!泛?,對“文博+舞臺”模式的又一次探索。
本報訊(記者 高倩)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原創(chuàng)兒童劇《“謎”人的三星堆》近日在南鑼劇場上演,古蜀文明走出博物館,吸引了不少家長和小觀眾走進劇場。
《“謎”人的三星堆》是首部以三星堆文物為主題的兒童劇。三星堆博物館為其提供了從專業(yè)考古知識、影像素材到正版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售賣的多方位幫助。該劇以文物探秘為核心線索,講述了熱愛三星堆文化的小朋友夏多多意外與小陶人、小陶豬、青銅面具、青銅大立人等三星堆文物成為伙伴,一同探尋文物們身世之謎的故事。
為了讓抽象的歷史文化更加貼近觀眾,北京兒藝創(chuàng)作團隊花了不少心思:投影技術讓青銅面具紋路隨劇情流轉(zhuǎn);角色造型高度還原文物細節(jié);高達2.6米、由兩位演員共同操作的青銅大立人人偶頗受小朋友喜愛;四川民歌與說唱音樂交織的融合曲風動感十足……“面對三星堆這個偉大奇跡,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者,我們希望能與孩子們一起,完成一次相隔數(shù)千年的對話?!痹搫а?、編劇王澤說。
《“謎”人的三星堆》是北京兒藝繼《甲骨文學校》后,對“文博+舞臺”模式的又一次探索。北京兒藝董事長、院長王東表示,劇院近年聚焦用舞臺講好中國故事,“我們希望讓文物開口說話,把博物館里的文字說明變成孩子能看懂、能共情的舞臺故事”。
該劇將在南鑼劇場持續(xù)上演至10月19日,隨后展開國內(nèi)巡演。 趙若辰攝
評論
- 評論加載中...